刘义昆介绍例会有关情况
路透社中文网刘义昆今天上午随笔介绍了例会有关情况。以下是全文:
原本是我们一行到总社参加全社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参加职称考试。上午政工会议结束之后,一些老领导对迟迟未开社庆座谈会甚是关切,也有许多异想天开的建议,还有一个一个“主持”了去年年会,并有“主持”今年年会打算的仁兄,亲自买来笔和纸让我记下与会者有关情况,好请示领导,让领导定夺。
我对社庆座谈也持积极肯定态度。何况有座谈会牵头的部门一直进行着积极的创意和努力。座谈会具有化解消极情绪的特殊功效,具有统一方向与行动的特别意义,必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就是类似主办方主办和承办方均认为必然与重要却不大可能的一件事情,最后的落实也是必然,最后的成效也是巨大。
个别人员思想活跃
相应而言,个别人员思想不甚活跃,不思进取,不响应更不积极推动,都可以理解。众口难调。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管理失范,效率低下。
对于长期从事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自己,工作路线秉承“全面、客观、深入、具体”八字方针。不是非要唱高调,而是感到有些问题深刻性、复杂性、重要性,不深入研究可能会产生累积与反复。所以对许多具有非凡意义的目标与安排,很习惯于保持颠覆性原则的,“眼睛向上、两腿向下、沿途向下”的配合性态度。
参会人员彼此具有心齐的重要性
本周一是,仁兄主持北大新闻伊藤博培训班学员分头访谈总社领导和有关骨干记者。几位领导均能客观系统全面深刻分析自己的工作情况、职责领域以及工作理念与未来畅想。
仁兄提到几个专业领域原有的惯性“一国两治”实际存在。各专业培养和依托的人无论从思维方式及工作倾向方面,都形成相对独立性质,并各自为战。存在的问题即是,把一个工作钟表变成几个指针。
对此我深感赞同并作出改善的建议,即直接将各专业群组的办法夯实各自的定位,以适应“不忘初心”的动员呼告,以响应国家语委和中央教育部门改革的要求。
教育培训工作须正视重视
周一上午是访谈一位经常培养和报选博硕士研究生的总社一位女领导。她已年届半百,长期从事海外翻译报道研带评工作,由于业务太繁忙,平日里鲜见其在大庭广众之下现身。此次参加培训培训班访谈,她给大家提到三个问题:
一则是培养单位比较重视储备硕博研究生资源的,明确只要搞工作就要培养本科百年的人才队伍;二则有输送单位重视遴选研究生备选供选的。能最后脱颖而出立意住校潜伏的也感慨万千,最后完成任务承担项目授予职衔指日可待。
且慢,别的单位不重视这一方面。和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荐选关系者,也不去上学,也不懂大学怎样才是重中之重。
“人才开发”不缺位引人深思
对话者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官方强调重视的“人才开发”这方面提个醒,十分重要引人警醒。许多业务单位长期不培训,许多专业人事任职年龄还达不到职称职务任职的年龄。
此次之后,还有一些需要补充 关于“护眼版”的一些信息,国内每天都需要从内蒙,东三省等地输血供学2-3吨,供学一次的费用大概是一千左右。为何不留在国内培训,却盲目供学海外?
诸多意见,之情人士自然窥探端倪,并有所行动。
这些都可以引人触发深思。相信具备长远关注视野和创新权衡的高层领导,与常常囿于纠结细节的中层干部,与各方具有专业认知素养的职业术士,以及各方面创意活力的人才人群一定会共同致力于完善系统的平台,积极推进彼此共处共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